太阳能光伏:从井喷到停产
预言正被逐渐证实。当2004、2005两年光伏产业出现井喷行情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中国光伏“两头在外”,原材料、市场都受制于人,一旦某一头发生变化,中国光伏业一定会倒掉一大批,重新洗牌。如今,当时最倚重的一头———德国市场,变化之快令许多刚刚做起光伏梦的人措手不及。据常熟阿特斯公司董事长瞿晓铧透露,目前汉堡港积压了不少国内生产的电池组件,准备退货。
他解释说,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时,会产生不同的功率分布,比如要生产180瓦的产品,出来的可能有120瓦的、140瓦的,有时功率分布多达十几档。前两年,这些不同功率的产品,德国市场统统能消化掉,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产品越来越多,市场渐趋饱和,德国客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他们现在会要求一个货柜的货都要170瓦至180瓦的,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外的就要退货。这对国内企业来说要求就比较高,一些工艺不过关的小企业产品达标率低,产品大部分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国内又没有市场需求,只能被迫停产。
据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于今年下半年已出台鼓励民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比德国当时的补贴更高,预示着美国市场正在向中国的“太阳能部落”招手。但同时,美国对进口太阳能组件的认证可能更为严格。记者了解到,现在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奇缺技术人才,最典型的例子是,某大企业的普通焊工一到某小企业就变成了总工程师,进入该行业的大批投资者对技术、人才方面的准备很不充分。
燃料乙醇:不能“与人争粮”
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紧急通知:“坚持非粮为主,积极稳妥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一事明确说“不”,规定各地新上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项目必须提交国家审批。
燃料乙醇是目前我国最早探索、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质能产品,用它和普通汽油调配,可有效地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目前,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在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的全省区域,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的部分地区共9个省展开,每年需要混配1020万吨乙醇,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全球石油价格上涨使燃料乙醇利润空间不断放大,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进入。燃料乙醇所需要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因此,玉米价格不断上扬。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了解到,适度发展玉米能源加工业,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玉米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的势头,不仅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为此,国家只指定4家企业生产燃料乙醇,分别是年产量10万吨的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30万吨的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的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和32万吨的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绝不能“与人争粮”!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教授、国家863重大课题“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技术”项目负责人颜涌捷说,这是任何新能源必须遵守的原则。如果生产太阳能电池需要消耗更多的电力、生产车用乙醇燃料需要使不少人饿肚子,那就违背了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初衷,国家及时出台限制政策非常有必要。
目前至少有3种途径可以避免燃料乙醇与粮食安全发生矛盾:一是寻找替代原料,例如木薯,木薯不但淀粉含量与玉米相当,而且价格便宜,生产一吨酒精仅原料成本就比玉米低900元。木薯在东南亚地区种植量很大,单产很高,我国南方也有种植;二是研究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技术,如秸秆;三是发展玉米深加工,这项技术目前最为成熟,已在许多项目中实施。安徽丰原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薛培俭说,目前我们每年有8000万吨至9000万吨的玉米用作饲料,至少有3000万吨淀粉被浪费。如果通过现代分离技术,把玉米中适合做食品、饲料的成份和适合做燃料乙醇的成份分离出来,让它们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就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燃料乙醇“与人争粮”的问题。(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