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与成都中建材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16.07.11


7月9日上午,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明一行到成都中建材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公司总经理潘锦功热情接待了陈明副院长一行。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彦珏、财务负责人赵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在交流会上,潘锦功从稀散金属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公司将生产的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是可工业化的新型节能创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未来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将会引发新的建筑材料的革命。我们通过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材料研究、装备研究、产业化研究的力度,按照中国建材集团和凯盛集团的战略规划,最终将打破国外垄断,促进转型升级,实现从建筑材料到功能材料的转变,重点要做到“四化”,即薄型化、超白化、大尺寸化、多功能化。他还介绍了年产80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工艺特点,他说,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产程短、简约,更适合与“工业4.0”有机结合,希望加大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力度。
陈明首先介绍了学院概况。他说,中德工程学院是中德两国政府为了加大文化科学交流,在同济大学成立的新型跨文化交流平台。教学以工科为主,采用中西结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随后,他从教育、研究、技术服务等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他说,学院携手德国企业界合作伙伴菲尼克斯电气,历经1年时间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成了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他指出,实验室下一步便是引入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向车等硬件,实现“工业4.0”实验室的横向集成。届时力争纳入当前工业生产领域主要的生产元素与资源,建立起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将努力成为“中国制造2025”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最后,他表达合作共赢的愿望,希望把高校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产业化实际中去。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推荐新闻